旧书重读:茶叶生产习俗

旧书重读:茶叶生产习俗

5阅读 2019-03-15 02:35 文化

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:余悦


中国国际茶文化创始会长王家扬先生关于《大美中国茶》"图说"系列的序言推送后,引起了读者对这套丛书的极大兴趣。现征得丛书主编余悦研究员同意,特转发《图说中国茶》一书。该书出版于2014年,却写作完成在10多年前。"悦读茶书会"公众号现推送该书第七章:"且尽卢仝七碗茶"一一中国茶俗。今天发送的是第五节"其他相关茶俗"的"茶叶生产习俗"部分。



民俗、风气是集体活动的产物,是逐渐累积的“活化石”。随着岁月的流逝,各种饮茶习俗世代相传、生生不息。除了上述茶俗,我们还再作一些介绍:


其实,茶俗并非仅仅是饮茶习俗,还首先是茶叶生产习俗。而茶叶生产习俗之中,占重要地位的又是采摘茶叶时的风俗习惯。采摘茶叶十分讲究季节,茶农和采茶女在实践中总结了采茶的最佳时间,茶谚中反复强调:“前三天是宝,后三天是草。”“清明茶叶是个宝,立夏过后茶粗老,谷雨茶叶刚刚好。”“清明早,立夏迟,谷雨前后最适时。”“明前茶叶是贡品,谷雨仙茶为上等,立夏茶叶是下等。”“立夏茶夜夜老,小满过后茶变草。”



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,已被现代科学道理所证实。因为所采摘的茶叶是茶树自然生长的新梢,而每轮新梢的生长又受气温(特别是春茶)和雨水(尤其夏秋茶)的左右,所以新梢萌发后不及时采摘就会品质下降,还会影响下一轮茶芽萌发。茶叶并非采得越早越发,而是“采茶之候,贵在其时。”“采茶,不必太细,细则芽初落而味欠足,不必太青,青则茶已老而味欠嫩。”(明·孙大绶《茶谱外集》)这与现代提倡的“适时采摘”,是完全一致的。



虽然从整体上来看,采茶过早,茶芽头小,影响收成;采茶太迟,茶叶过老,又要影响质量,但由于茶区之间气候条件殊别,各地采摘时间也往往因地制宜。例如:波阳“谷雨前,环村妇女采取茶苗,谷雨后,携篮复采。”(清·道光《波阳县志》)泸溪县(即今资溪县)则是“摘茶以四月为头春,五月为二春,八月为三春,时候不一,而多寡亦殊。”(清·同治《泸溪县志》)



所谓“三春”之说,也就是指春、夏、秋三个不同季节采摘的茶叶。春茶之中,“谷雨前茶,沁人齿牙”,而夏、秋两季采的茶比较一般。所以,广信府(即今上饶)的习惯是“三月清明前采笋为上春,清明后采芽为二春,四月以后茶叶则不入。”对于四月以后的茶叶,就不感兴趣了。而且,把嫩芽初进、似同笋尖的清明前采的茶称为“上春茶”,把茶芽稍长,形状似枪的清明后采的茶称为“二春”茶。


很显然,广信府和泸溪县的“二春”时间是不一样的,茶叶的质量也有很大差别。同时,广信府对茶叶的采制还有其它的讲究:“凌露而采,出膏者光,含膏者皱;宿制者黑,日成者黄;早取为茶,晚取为茗;紫者上,绿者次。”(清·雍正《江西通志》)正是这些烦琐的习俗,使这块地方曾出产过周山茶、白水团茶、小龙凤团茶等颇有影响的名茶。



此外,各地有其它与茶叶有关的习俗。譬如制茶方法:“三月谷雨前,采最嫩者一叶一枪,摊干为白毫。谷雨后叶渐粗,号造作青庄、红庄二种。青者用锅烧热,入叶烧之,乘热搓揉,炭火焙干,泡色淡而香,味较胜。红者用篾垫曝太阳中,即搓挪成条,晒干,泡汁深红,可以货卖。”(清·同治《泸溪县志》)“道光间,宁茶名益著,种莳殆遍乡村,制法有青茶、红茶、乌龙、白毫、花香、茶砖各种。”(《义宁州(即今修水县)志》)在“茶甲中华,价压天下”的“宁红”茶乡产地之一的武宁县,有首《竹枝词》描述了当时采茶、制茶的情景:


女伴相邀涉水涯,

提筐先说采新茶。

夜来贮得烘笼满,

处处当炉制雪芽。


写出了采茶、制茶时的欢欣,也写出了其间的忙碌和艰辛。



除良俗外,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陋习:“居人将土茶用黄柏等物浸渍,令色味黄苦,伪为闽茶易之,实易辨。然粤中某县,又惯用此茶,岁必市去,又可异也。”(清·崇祯《清江县志》)可见,自古以来就有制造假货者,而其之所以得逞,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嗜好者和购买者。又如,“若採茶,以精行俭德之人,毋以妇人鸡犬到山,乃为清明。”(清·雍正《江西通志》)采茶时不许妇人到山,则是因其被视为不洁之物。

上一页:为什么自古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?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